我们在给客户做网站结构时,经常会被问:“导航栏要放哪些?是关于我们、产品、新闻这些吗?” 看起来是个简单问题,其实这里藏着一个网站成败的关键——导航不是用来“摆菜单”的,它其实是你品牌对外说话的“逻辑地图”。
它不只是用户的第一站,也决定了:你希望用户怎么看你、先看到什么、能不能快速找到他们要的内容。
想象一下,用户进你网站,就像走进一家陌生的店。导航就是这家店里的“导览图”——你得告诉他哪边是产品、哪边是服务、哪边可以了解品牌背景、哪边可以找你咨询。如果导航设置不合理,用户找不到重点,点两下就跳出去了,再好的设计都白搭。所以我们常常告诉客户:
不是你有多少内容,就往导航塞多少;而是你希望用户看到什么,就把它优先放出来。
我们会从用户视角推导导航结构,比如:
“首次来访的客户”会想知道你是谁、靠不靠谱 → 那就首页+关于我们
“对产品感兴趣的客户”会想比对细节 → 产品/服务一定要有独立栏位
“对你有点兴趣的人”想进一步了解 → 案例、新闻、FAQ、联系方式等要收纳好
不是栏目越多越清晰,而是越有逻辑越清晰。
很多公司的网站导航还停留在“千篇一律”的四个字模式:“关于我们 / 产品中心 / 新闻资讯 / 联系我们”。这些固然没错,但如果你想要品牌气质再往前一步,导航的用词,其实可以更有个性、更有识别度。比如:
“产品中心”可以换成“解决方案”“产品体系”“我们的服务”
“新闻资讯”可以是“品牌动态”“行业观点”“新鲜事”
“关于我们”不一定非得叫这个,可以是“我们是谁”“团队介绍”“品牌故事”
不同的说法,不只是换个名字,而是体现出你品牌说话的方式。一个“有温度”的品牌,就不该全是“标准化表达”。我们做过的客户中,有些品牌就用“我们在做什么 / 谁和我们合作 / 最新动态”来代替传统导航,不仅看着特别,也更自然有趣。
在手机端,空间有限,导航更考验你对信息的梳理能力。如果电脑端导航都已经很满了,移动端就会变成一坨:看不清、点不到、切来切去。我们在做网站结构规划时,都会提前思考“导航在不同设备的呈现方式”:
哪些栏目需要隐藏进折叠菜单?
哪些可以合并?哪些需要拆分?
有没有可能通过二级导航或浮层方式,让信息既清晰又不占空间?
这是信息架构设计中非常核心的一步,也正是我们专业团队的价值所在。导航这件事,看起来只是顶部那一排字,但其实是整个网站结构的浓缩,也是用户浏览体验的起点。
我们一直觉得,导航设计做得好,用户能快速理解你是谁、提供什么、值不值得信任;导航做得不好,用户看了首页就关掉了,后面内容再好也没人看。
所以,下次当你想“导航要放什么”时,不妨换个角度想想:
我希望客户先看到什么?
哪些信息对成交更重要?
我希望他们怎么理解我这个品牌?
理清了这些,导航自然就清晰了—— 网站也就真正开始有了“自己的逻辑”。